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地情研究
《客家古邑古道》近日出版
发布日期:2016-11-21 00:00:0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客家古邑文化书系》第十五本——《客家古邑古道》近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客家古邑古道》是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暨南大学考古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王元林,与该研究所多位师生共同分工合作而成。
  据介绍,该书以河源市“五县一区”(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紫金县)的古道(包括陆地的道路、桥梁和水路的航道)为研究对象,涉及与粤北、粤东、粤东沿海、赣南、闽西南的客家地区相连接的古道,把河源客家移民放到长时段大地域的时空中进行考察,梳理了自唐宋以来移民与河源客家先民迁徙的关系,阐述了河源客家先民是从古代哪些道路至河源落地生根,分析了河源古道与河源客家移民的关系,为探究客家民系与河源客家文化渊源、形成、发展历史进程,追根溯源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本书分县域篇 、考察篇 、 研究篇三部分。县域篇包括河源各县区自然地理、历史沿革、交通发展的历程;考察篇包括考察的古道历史、文化、沿古道的风俗民情等;研究篇包括古道与客家移民、古道与聚落、城市,古道与工商业发展,古道与军事、古道与文化社会关系等内容。
  《客家古邑古道》分析古代河源古道的通行条件与通行能力,展示河源古道的交通功能,梳理河源古道的工具与交通设施、茶亭等,探讨河源古道的交通文化(路神、水神等),探索河源古道与岭南经济、社会的关系,阐述河源古道与客家文明文化的传播。有评论者认为,《客家古邑古道》明确勾画出河源古代水路、道路分布以及道路与移民的关系,突破以往概括性地描述古代道路的瓶颈,探求道路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