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农业农村局> 畜牧兽医
审时度势,突出生态 推进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6-12-23 00:00:0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近期,环保风暴席卷我市。借着中央环保第四督察组督查环保工作的东风,我市掀起了清理整治无牌无证非法养殖场的高潮。

为适应环保新常态,规范养殖业发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12月22日,市畜牧兽医局、市养猪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了全市规模养猪场代表会议。

学习宣传文件精神

会议向各与会代表下发了中央、省、市关于水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禁养区划定等相关文件,传达了全省畜牧兽医工作现场会精神,学习宣传了当前畜牧业环保、生态养殖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其中,《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作为国家第一部专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法规性文件,明确了以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为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指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明确了禁养区划分标准、适用对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激励和处罚办法。《水污染的防治行动计划》又称“水十条”,明确要求,要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另外,省、市也相应出台贯彻文件,全面依法开展养殖场清理整治工作。

分析当前面临形势

会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当前“环保风暴”对养猪业带来的影响,并就今后的发展达成了共识。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生产发展,畜禽粪便、污水、臭气等养殖废弃物排量增加,同时,畜牧业发展存在另一些问题,如养殖布局不够合理、生态养殖覆盖面和废气物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了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养殖污染是养殖业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升级以及政府政策的相继出台,留给养殖户粗放型发展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环保风暴”是一把双刃剑,环保,已成为养殖行业的新常态。养殖人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禁养区的,转行或者异地搬迁;不在禁养区的,要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推行生态养殖新模式,为养殖业发展腾出空间,符合环保新要求。

提出要求促转型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市农业局副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叶发兴指出,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工作中要依法行政,履行职责,积极引导养殖场规范发展;规模养殖场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对应对当前的“环保风暴”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领会精神,主动配合。各规模养殖场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对畜牧业环保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主动配合政府、环保、畜牧等部门的督察及业务工作,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明确发展方向。

二是查漏补缺,认真整改。要对照环保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特别是对群众的投诉要高度重视,找出症结所在,积极协调解决。

三是生态养殖,推动升级。要按照生态化、现代化、科技化的要求积极谋划产业升级,学习借鉴生态养殖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模式,适应环保新要求。

四是抢抓机遇,稳妥发展。要借环保督察淘汰落后产能的东风,抢抓发展机遇,趁势而上,推动规范发展。

五是造福社会、优化环境。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对给予支持行业发展的政府和当地民众要满怀感激,履行社会责任。要强化环保意识,千方百计改善发展环境,为河源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