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历经3个多月的公益培训、巾帼创新创业分享会、导师团进企业、选手走进大湾区学习,以及复赛、创星PK学习等丰富培训课程和激烈的赛程后,河源市2018年“创星杯”巾帼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仪式圆满落幕,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11名、优胜奖13名、最具网络人气奖1名,总奖金高达60万元。
此次进行总决赛的24个项目是由大赛导师评审团对全市报名大赛的262个项目,进行初审、复核、以及分组打分、集中评审、复赛等环节评选出来的优秀项目,涉及农业、电商、健康、教育、公益等领域,团队涉及本地知名女企业家、热心公益志愿者、农村创业女能手、在校女大学生等群体。在为期3个多月的赛程中,大赛组委会聘请著名的创业导师、行业专家,举办了提升女创客形象、创新创业等4场专题培训;组织导师专家团实地走进参赛项目考察、指导;组织女创客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观摩学习。此外,协调省内金融、创投机构为优秀的项目和团队提供资金支持;搭建了以“组织、政策、培训、资金、发展”五大工作平台为主体的巾帼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在当天的总决赛现场,每个选手上台前都会播放1分钟以内的个人参赛VCR,让评审团成员和现场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项目的基本概况和亮点,同时各选手均有10分钟的项目路演和现场答辩时间,在这紧张而精彩的10分钟里,选手们个个斗志昂扬、信心满满,谈起项目内容来妙语连珠、如数家珍,都全力以赴地阐述自己项目的优势,向导师、评委展示她们对双创的热忱和渴望。
经过为期半天的终极分组PK,最终,来自深圳在连平绣缎镇支教的李丽华带来的《城乡共建美丽乡村学校》项目,荣获创意组一等奖;河源知名女企业家段国良带来的《龙川宏图学校》项目,荣获创业组一等奖;致力打造有机农业的90后梁罗兰带来的《绿野鲜宗生态农业》项目,荣获创富组一等奖;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钟嘉利带来的《青年益工社》项目,荣获公益组一等奖。
在当天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冯伟斌表示,举办此次大赛是河源市推进双创活动的重要抓手,也是广大女性创新创业者碰撞思想、交流成果、展示风采的靓丽舞台。大赛中创新创业项目涌现,树立了河源创新创业的典型和标杆,成果丰硕,为河源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增添了新的力量,为我市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添砖加瓦。
颁奖仪式后,大赛还专门开展了项目签约仪式,龙川木通果、景泰蓝掐丝工艺、莲纪客家传统手工艺食品等参赛项目代表,分批与巾帼创新创业平台进行了签约。据介绍,今后,该平台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销售渠道等方面资源,助力河源女创客发展,以帮助更多项目获得投资、促进项目与资本的深度对接。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长邓小强,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艺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商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各县(区)妇联、人社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大赛承办单位负责同志、市巾帼志愿者协会代表、市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市女农民经济行业协会代表、参赛选手及其亲友团、新闻媒体等300余人出席了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
河源市2018年“创星杯”巾帼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创意组
名次 |
姓名 |
项目 |
一等奖 |
李丽华 |
城乡共建美丽乡村学校 |
二等奖 |
桂 涛 |
新思成语言艺术学校 |
三等奖 |
曾慧敏 |
豆比磨坊 |
优胜奖 |
叶 妍 |
婴悦在线 |
创富组
名次 |
姓名 |
项目 |
一等奖 |
梁罗兰 |
绿野鲜宗生态农业 |
二等奖 |
刘长侠 |
紫金论坛 |
优胜奖 |
罗曼芳 |
西施柚 |
优胜奖 |
何丽珠 |
田园综合园区 |
创业组
名次 |
姓名 |
项目 |
一等奖 |
段国良 |
龙川一中宏图学校 |
二等奖 |
雷雅涵 |
景泰蓝掐丝珐琅手工艺 |
三等奖 |
杨新娣 |
快姨家政 |
优胜奖 |
彭素持 |
新地娱乐传媒 |
优胜奖 |
邱玉霞 |
越王贡米 |
优胜奖 |
翁立华 |
斗记茶业 |
优胜奖 |
何丽美 |
好义三黄胡须鸡 |
优胜奖 |
刘丽莎 |
《河源手信》 |
优胜奖 |
邹彩凤 |
辣椒酱 |
优胜奖 |
翁兰香 |
金松露 |
优胜奖 |
张金辉 |
茶籽洗护用品 |
优胜奖 |
袁咏翠 |
翠夫人茶籽植物洗碗包 |
公益组
名次 |
姓名 |
项目 |
一等奖 |
钟嘉利 |
青年益工社 |
二等奖 |
黄海丽 |
青少年生命力关爱教育 |
三等奖 |
何秀红 |
妈咪爱心互助服务 |
优胜奖 |
曾丽霞 |
亲子阅读加油站 |